友善社區學校

友善社區學校

本校早年設計通識教育科課程時,深明親身體驗對學習之重要性,惟發現考察或參觀地點若果太遠,不僅會花過多時間於交通上,學生亦未能將經驗扣連自身,學習並不深刻。此外,本校一直有營辦長者學苑的背景,但亦未有把握經驗,連繫至學生學習生活。

 

因此本校以「1.5公里體驗式學習圈」為概念,讓學生透過屯門區內議題學習。同時一直思考如何發展社校合作,以學校為中心點,真正紮根社區,成為「友善社區學校」,不僅讓學生學於社區,亦能回饋社區。

 

此外,為建立「友善社區學校」,本校於2016年起主動覓尋資源,3度主辦社區項目,親自推動跨界別協作,資源共享,讓師生直接貢獻社區。2016年起推行「智能長者」青少年科技大使計劃,開放校園作為長者與青少年的落腳點,讓學生向長者分享科技應用知識;長者則擔任師友角色,帶領學生做義工,探訪其他年邁長者。計劃在「社會資本動力獎2018」獲得社會資本卓越計劃獎,是6個計劃獲獎機構中唯一的辦學團體,也是唯一一個以長者和青少年跨代共融為目標的得獎計劃。最新一個計劃名為「長幼『適』『簡』計劃」,在學校開設以服務年輕長者為主的社區中心,提供多元化簡易運動體適能課程培養長者成為「助教」,協助社區人士使用校內及區內資源。

 

理念

  • 社區學校被認為是學校與社會組織融合,同時進行社會運作的新型學校設計之一;
  • 社區學校是一種組織學校和社區資源以幫助學生取得成功的策略 - New York City Children’s Aid Society;
  • 能滿足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、擴展學習寬度和深度及提供其他社區服務;
  • 在學校和非學校時間在其校園內或校園附近提供服務。

 

理論基礎

Blank, Melaville, & Shaw (2003) 以五個核心特徵來區分社區學校與傳統學校。

  1. 學校制定核心教學計劃,包括教師、具有挑戰性的課程以及對學生的標準和期望;
  2. 鼓勵學生在課堂和社區中學習;
  3. 學生及其家人的身心、情感需求得到認可和滿足;
  4. 促進學校與學生家庭之間的相互尊重和有效協作;
  5. 強調社區的參與,促進積極的學校氛圍,為學生拓寬學習社群。

 

Warren(2005)指出社區學校的成功取決於其擴展社區的能力及與社區夥伴的合作。根據 Annenberg Institute for School Reform的一項研究(Mediratta et al. 2008),社區學校有助提高學校水準的和學生成績。學校與社區的緊密合作提高公民能力,從而提高學校質素,並在社交、學業和其他方面支援學生。

 

Julia Daniel & Jon Snyder (2015)認為投資社區學校計劃能滿足學生和社區多種需要,使學生能夠在學校取得成功,個人和社會均能受益。當學校能夠提供全方位服務、由高素質教師教授豐富且及具有挑戰性的課程,以及讓家長及社區參與學校事務,所有持分者都會受益。